《AI生命電視菩提樹計畫》:讓科技成為共享佛法的善緣
科技是渡眾生的船,佛法才是彼岸的燈塔。
在全球身心困頓的時代,AI與VR等數位工具,不該只是冰冷技術,更能成為接引心靈、陪伴修行的慈悲橋樑。生命電視台推動的《AI生命電視菩提樹計畫》,願讓佛法「活」在現代人生活中,遍及偏鄉、身障與跨國移工等弱勢族群,種下一顆顆通往智慧與寧靜的數位菩提種子。
一、計畫宗旨
- 運用AI、VR等創新科技,打造普惠、貼近生活的佛法修行體驗。
- 除了服務一般民眾,也關懷偏鄉長者與語言不便的跨國移工族群,讓每一位眾生都能隨時隨地接觸佛音、安心修行。
二、背景需求
- 全球憂鬱症患者逾3.8億人,年輕世代宗教參與斷層高達42%(WHO, 2023)精神追求缺乏
- 偏鄉長者不易參與法會,視障者缺乏可聽佛典,跨國移工渴望母語開示慰藉
- 時代愈進步,心靈愈空虛,AI生命菩提樹,為一般的信眾心靈,點亮一盞明燈
三、核心架構與創新應用
公益計畫一:AI普惠傳法系統
多語佛法資源庫
- 整合海濤法師多年開示影音,建置免費佛法資料庫,提供多語版本(中文、英文、印尼文…等)供全球下載使用。
盲友與身障者服務
- 推出《盲友有聲書計畫》:將《大藏經》等經典轉換為具臨場感的3D環境音效版,由AI「海濤法師」唱誦,讓視障者也能沉浸在法音之中。
AI個人修行助理
- 偵測用戶情境(如通勤、夜晚),智慧推薦適合誦聽經文,由AI合成的「海濤法師」唱誦,搭配自然背景音,營造專屬的隨身道場。
AI佛法對話模型
- 當你輸入煩惱(如親子、職場困境),AI即引用海濤法師過往開示內容,提供智慧又溫暖的回應與指引。
公益計畫二:虛實共融修行圈
VR線上朝聖系統
- 使用者可與「虛擬海濤法師」一同前往佛教聖地(如菩提伽耶、西藏聖湖)進行互動式朝聖,學習因果故事與修行儀軌,並模擬誦經、繞塔、供燈等實境修持,實現「修行無國界」。
在地銀髮志工培訓
- 培養年長志工成為「科技弘法導覽員」,協助其他長者使用AI修行工具,推動數位共修風氣。
全球善念聯網:善業地圖
- 記錄用戶每日修行時數,統合地區共修成果,當跨國誦經達標時,集體回向,讓線上善行實體化、具體化。
四、慈悲堅守:科技不離佛法本懷
- AI無法取代人性溫度:每月舉辦「實體共修日」,鼓勵線上信眾親身參與寺院活動,親手供養,現場聆聽開示。
- 用戶資料安全保障:所有用戶數據僅用於改善服務,絕不外流或商業化。
- 內容授權與品質監督:所有AI語音、虛擬影像皆由海濤法師親自授權,並由法律顧問把關,確保法脈清淨與內容正確。
五、結語:在AI時代種下菩提心
我們相信——
科技是渡眾生的船,佛法才是彼岸的燈塔。
無論是AI誦經的便利,還是虛擬朝聖的震撼,這些都只是「方便法門」,目的唯有一:讓眾生聽聞佛法、體悟智慧、實踐慈悲。
讓我們攜手實踐「科技菩薩道」,將每一項創新,化為:
- 青年心靈上的朝聖路
- 長者手機中的智慧念佛機
- 跨國工作思鄉的母語佛音
願這一棵「AI菩提樹」,在數位時代綻放光明與清涼,照見更多眾生的回家之路。